【黨史學習教育】計算機學院分黨委聯合機關黨委紀檢黨支部赴英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發布者:畢忠宜發布時間:2021-07-17浏覽次數:572

武職網訊(通訊員 肖渝琪 攝影 王偉)重溫峥嵘歲月,銘記紅色曆史。7月13日,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工程學院分黨委聯合機關黨委紀檢黨支部一行39名黨員教師前往湖北省直機關黨員幹部教育基地--黃岡英山長征精神體驗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黨員教師到達目的地。随後,黨員教師們熱情高昂地換上紅軍裝、領齊裝備,完成分班建制便即刻轉換角色,進入長征精神體驗園,親曆紅二十五軍和中央紅軍長征的真實情景。

黨員教師重溫入黨誓詞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大别山革命曆史文化陳列館前,全體黨員莊嚴舉起右手,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重溫入黨誓詞,将共産黨員的理想與信念、責任與使命銘刻在心。

黨員教師參觀陳列館

進入陳列館,黨員教師們參觀了“輝煌大别山”“英雄大别山”“紅色英山”三個展區,通過珍貴的文物照片、豐富的文獻資料、詳實的講解介紹,将大家重新帶回了老一輩革命家當年艱苦奮鬥的峥嵘歲月,切實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矢志不渝的高尚氣節和中國革命精神的強大力量。

黨員教師聆聽黨課

在陳列館報告廳裡,黨員教師們齊聲高唱“永遠跟黨走”紅歌合唱大賽的參賽曲目《祖國不會忘記》和《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現場氣氛瞬間高漲。在陳列館館長、英山革命曆史專家蕭本初激情澎湃的《長征精神與價值》專題黨課中,大家再次回顧了長征精神的内涵,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領悟紅軍将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紅米飯、小米粥、梅幹菜……在紅軍之家裡,大家圍坐一起體驗革命生活,體悟革命情懷,感慨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簡單的紅軍餐讓大家懂得了憶苦思甜,決心更加珍惜平日的每一粒糧食,也更深刻理解了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

黨員教師重走紅二十五軍長征微縮路

紅軍餐後,大家不畏雨後悶熱的天氣,開始重走紅二十五軍長征微縮路,一路參觀了“血戰牛背脊骨”、“袁家溝口大捷”、“何家沖誓師”等戰鬥場景。

黨員教師聆聽紅色故事

行經将軍路,了解“百将之師”的英雄人物事迹,聆聽一段紅色故事,就是走進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時光,每一段故事背後,都蘊藏着無聲的力量。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雕塑前,全體黨員齊聲背誦毛澤東在1935年10月所作的七言律詩《七律·長征》,短短56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更是盡顯了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為此次長征精神體驗活動畫下了圓滿的句号。

學習體驗結束後,計算機學院黨員教師周穎說:“今天,我們體驗‘長征之路’,就是要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用它來指引和激勵我們在‘新長征’的路上勠力同心、奮勇前進

紀檢支部黨員肖偉感觸道:“革命理想高于天,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是堅不可摧的,在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的新征程中,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發揚長征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劉昌喜在活動後表示,沉浸式的‘長征精神’體驗活動,形式新穎,内容豐富。黨員教師們在體驗中觸動思想、淨化靈魂、增強信心、激發動力,是一次難忘的經曆。

劉昌喜說,“正值建黨百年之際,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工程學院要以此次學習活動為契機,在學習中檢視自我,堅定理想信念;在活動中提升自我,增強幹事本領;在教育中升華自我,強化工作落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真正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審核:劉昌喜、冉新成)